中國四大美女到底美在哪里
楊貴妃楊貴妃的故事比其他幾位美人顯得更加蕩氣回腸。按照“紅顏禍水”的慣性思想,人們更樂意認為是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沉溺導致了“安史之亂”
2025-02-23
楊貴妃
楊貴妃的故事比其他幾位美人顯得更加蕩氣回腸。按照“紅顏禍水”的慣性思想,人們更樂意認為是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沉溺導致了“安史之亂”和大唐中衰。其實,造成“安史之亂”的,不是人的問題,而是制度的問題。從隋代中期開始,“兵農合一”的府兵制逐漸瓦解,對兵源的需要使得唐王朝開始實行“募兵制”,即招募臨時雇傭軍以充兵源。募兵制的好處是暫時保證了兵源,但壞處是無法保證軍人的忠誠。如果說“兵農合一”的府兵制中,亦兵亦農的身份使得士兵守土有責,寸土必爭,那么募兵制中的兵丁僅僅是為了糊口,一旦有更大的利益,便飽即揚去,有奶即娘。而安祿山、史思明恰恰就是憑借募兵制混入大唐軍隊中的粟特族流氓,因為有了對契丹、奚族的軍功而步步高升。作為邊陲藩鎮的安祿山、史思明,在做大做強之后,唐王朝赍盜以糧的蠻族雇傭兵便成了叛亂的主要力量。總之,安史之亂不是楊貴妃造成的,甚至不是玄宗造成的,而是募兵制的不完善造成的。
安史之亂爆發后,唐玄宗倉皇出逃,在逃至馬嵬驛時,禁軍主管陳玄禮及其手下士兵嘩變,以楊氏兄妹誤國為名,要求玄宗誅殺楊國忠并賜死楊貴妃。一代美人,最終在眾意的壓迫下香消玉殞。歷史學者黃永年認為,導演了馬嵬兵變的幕后主使乃是宦官高力士。高力士因與楊國忠歷來不合,故借此機會除去楊國忠,順便殺死楊貴妃,而禁軍主管陳玄禮只是高力士拉攏和控制的勢力。也就是說,要求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的呼聲,僅僅是政治傾軋中的噪音,不具備多少民意基礎。相反,在生死之際,楊貴妃為君王擺脫困局而慷慨赴死,反而體現了顧全大局的胸襟。
貂蟬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中,貂蟬是唯一一位無史料記載僅存在于小說戲劇中的人物。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貂蟬最后的露面只在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中,呂布敗亡之前,貂蟬勸誡呂布“將軍與妾作主,勿輕身自出”。此后便如“貂蟬已隨清風去”一般,再無下落。但民間卻有不少傳說,繼續那一套“紅顏禍水”的演義。比如昆曲《關公月下斬貂嬋》中,呂布在白門樓被斬后,妻子貂蟬被張飛轉送給關羽,但關羽拒絕接受這位被玷污過的女子,并害怕禍水降臨到身上,于是夜里傳喚貂蟬入帳,拔劍斬貂蟬于燈下。應該說,關羽在歷史上的偉大形象,完全被這個故事“黑”了。他既然懼怕禍水,自己不染指便好,又何必向一個弱女子揮劍?而且關羽忘記了貂蟬的獻身和犧牲,忘記了貂蟬在誅殺董卓行動中的偉大貢獻,只盯住了紅顏一點便大開殺戒,未免太冷酷了。
當然,民間對貂蟬的理解之同情也給予了貂蟬另外的結局,例如明代戲曲《關公與貂蟬》中,貂蟬向關羽陳訴內心的屈辱,并講述了自己在王允的美人計中為漢室鋤奸的經歷,終于贏得了關羽的愛慕與景仰。但是關羽最終仍不為所動,貂蟬也只好以自刎來證明自身的高潔。這些都是悲劇性的結局,當然也有善終的,比如在一些戲曲中,貂蟬最終守節未嫁,終老山村,被后人追祀,或者出家為尼,壽終正寢。或許在那個時代,貂蟬這樣的有政治擔當卻又為此“失節”的女性,最好的歸宿僅僅身后之名而已吧。
西施
西施的故事最早見于東漢的野史《越絕書》。西施在滅吳后追隨越國的謀士范蠡隱居于五湖煙水之中,陶然忘世。據說后來范蠡還成為了富商,西施自然也成了老板娘。這是大團圓的結局。但古人似乎更欣賞“美的毀滅”這一模式。早在《墨子》一書中,便記載了西施被沉江的命運。
《墨子•親士》篇說“西施之沉,其美也。”西施之所以被沉江,是因為她的美。為什么因為美而沉江呢?墨子沒有說。或許是因為被嫉妒,或許是因為被侮辱,但世間美好事物的命運,或許大抵如此。至于西施是如何沉江的,《吳越春秋》則給了更為詳細的記錄:“越浮西施于江,令隨鴟夷而終。”也就是說,西施是被越國人放入盛酒的皮囊中沉入江底的,約等于蠻俗中的“浸豬籠”。至于越人為什么這樣對待自己的功臣,《吳越春秋》也沒有明說。當然,我們都知道越王勾踐是一個“鳥盡弓藏”的狠角色。他既然能命令功臣文種自裁,對一個弱女子又有什么下不了手的呢?當然,也有可能沉西施的只是越國人民,越國人民害怕越國重蹈“紅顏禍水”的覆轍,于是狠下心來,玉石俱焚。
西施的結局,都說明了古人對“紅顏禍水”的恐懼。其實對美的恐懼,某種程度上也是對非凡和優秀的恐懼。西施除了貌美,其銳身赴難的高貴人格,為國捐“貞”的英雄精神,以及無所畏懼的仁者之勇,或許也是世人無法容納的一個原因吧。
王昭君
《后漢書•南匈奴傳》中記錄說,呼韓邪單于來漢朝覲見,漢元帝命宮中候補宮女陪伴。呼韓邪單于看上了昭君,昭君“顧影徘徊,悚動左右”,漢元帝這才發現宮中有這么一位大美人自己卻沒有發現,但既然被友鄰看上,便只能順水人情,吃啞巴虧。其間根本沒有毛延壽什么事。后來呼韓邪單于去世,新單于即位。新單于要按照匈奴習俗娶母親昭君為妻,昭君無法忍受,寫信給漢朝要求歸漢,但漢成帝卻不恤昭君的屈辱,要求昭君繼續留在匈奴,做新單于的妃子。昭君只好順從,委身于親生兒子。
東漢文學家蔡邕的《琴操》一書則給出了一個悲劇性的版本:昭君入匈奴后,并不受呼韓邪單于的寵愛,昭君只能滿腔悲憤訴諸琵琶,“分明怨恨曲中論”。呼韓邪單于死后,昭君的親生兒子做了新單于。新單于要娶母親昭君為妻,昭君無法接受這一亂倫之舉,于是飲藥自殺。應該說,《琴操》里的記錄更符合國人對于昭君的期待和想象。當然,這也說明了政治斗爭的無情、傳統女性的悲慘。
昭君在匈奴是否快樂,這在后世文人當中也是個聚訟紛紜的問題。比如在王安石看來,漢朝辜負了昭君,所以昭君離開漢朝,投入異鄉,就一定能獲得“深恩”和“相知”(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貴在相知心)。這是一種很奇特的邏輯,王安石僅僅將昭君出塞視作一己境遇之“改善”,對昭君挺身而出,擔荷國難的高風亮節視而不見。如果說昭君出塞之際也有一絲慰藉,那就是以一己微弱之力,換得了胡漢之和平。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投稿整理編輯發布,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應有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文章、圖片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送到管理郵箱舉報,且提供抄襲的相關證據,一但查實,會在24小時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相關推薦
最新推薦
熱門排行
古代女子選妃內幕:竟然要被太監摸遍全身
明朝早期,還實行嚴格的殉葬制度,皇帝死后妃子要殉葬,其慘烈程度歷朝歷代都很罕見,但即便如此,民間女性也不能回避選妃。實際上,即便明朝
吃完這些壯陽菜 讓你欲火焚身
男性平時過于操勞,難免會造成精力不足,所以這時候可以從飲食上適當的攝取一些壯陽的食物來保障男性的精力,建議可以多吃一點。下面小編就為
古代皇帝如何選妃?顏高無毛是上品
近年來,宮廷劇泛濫屏幕。在看慣了唐明皇和楊貴妃、漢武帝和衛子夫等皇帝娘娘的愛情故事后,很多觀眾想當然以為,皇帝選妃子,就是如此隨
皇帝入洞房時不為人知的習俗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這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一首膾炙人口的七絕。“春宵一刻值千金”,
性愛面前 看孔子對性是怎么說的
孔子認為,性欲是人們的共同需要,是無師自通,與生俱來的。他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一個人要想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養,
古代房中術養生著作 有哪些
古代房中術涵蓋的氛圍非常廣,并不是有些人認為的主要是性,還會把氣功、養生結合在一起,這方面的著作有很多。那么,古代房中術養生著作有哪
為什么林黛玉是紅樓夢第一美女
其一,林黛玉嫵媚風流之美。黛玉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
楊貴妃魅誘唐玄宗的風流游戲
不久,總管太監高力士出使閩粵時,發現莆田縣名醫江仲遜年僅十五歲的女兒江采蘋不僅容貌出眾,而且詩文過人,可謂是色藝雙全。于是,高力
古代皇帝的第一個女人竟是他的奶娘
古代的人生孩子早,當然性發生的時間也就更早了,尤其是古代的皇帝皇子們,那他們的第一個人都是誰呢?古代皇帝性學教育早中國古代宮中男
揭秘中國古代最好色的十大皇帝
對于古代皇帝來說,縱然有紅宮佳麗三千,也似乎依舊難以滿足他們,還要去民間大肆處搜刮各種絕色美女。下面是中國古代最好色的十大皇帝,來看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