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模仿≠性早熟 育兒別忽視男女孩差別
0-6歲的幼兒并不真正理解大人的世界,擁有奇怪、復雜甚至是過分成人化的行為,也并不代表他們提早擁有了成人的性意識,他們的行為及語言只不過
2025-02-11
0-6歲的幼兒并不真正理解大人的世界,擁有奇怪、復雜甚至是過分成人化的行為,也并不代表他們提早擁有了成人的性意識,他們的行為及語言只不過是對大人的一種模仿。
案例一:
小健上幼兒園中班,今年才4歲,可現在總是把“老公”、“老婆”掛在嘴上,小小年紀便已懂得“談情說愛”。有一天,小健回家對媽媽說:“媽媽,我今天約小雪跳舞,可是她不愿意,還說她喜歡班里的另一個男生,對我沒興趣。”小健還緊張地問媽媽,怎么可以讓女孩子喜歡。
專家點評:中班男女孩子的“夫妻相稱”和“談情說愛”,雖然有朦朧的性意識的萌芽的成分,主要是一種同伴之間喜歡的情緒和友好的行為。這種喜歡和交往行為是很正常的,不是什么“早戀”。不要將它成人化神秘化或恐懼化。告訴孩子如何才能被同伴,包括男孩子和女孩子喜歡,以及如何去表達自己對同伴的喜歡。
案例二:
某幼兒園,男孩女孩都共用一個廁所,一直“相安無事”,但這學期卻突生風波。4歲的女孩玲玲和小麗忽然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于是每次上廁所要輪流把風。任憑門外的男孩如何急叫,把風者都振振有辭地表示:“男孩和女孩是不可以一起上廁所的。”
專家點評:如廁、睡覺、洗澡等,是幼稚園小朋友視覺認識男女不同最直接的場所。男女生自發捍衛“自己的權利”是異性意識萌芽的體現,同時,也是男女孩子群體性交往的一種方式。教育者一方面應該尊重小朋友的民主意愿和行為;另一方面引導認識孩子行為背后的“理由”是否合理。教育智慧是,把自發對抗引導為友愛協商解決問題,過程中滲透異性交往教育。同時,不要讓孩子憋著。
案例三:
5歲的小東“追求”女孩子的手段相當高明,平時獻殷勤,如幫女孩子擦汗、替她從別人手中搶玩具……遇到節日尤其是女孩子生日時,小東還會送巧克力和玫瑰花,一旦逮住機會,就會拉一下小手、親一口臉蛋。
專家點評:5歲孩子“追求”女孩子“手段之高明”,表現有如電影中的“情圣”。這類行為大都來源于對“韓潮愛情”影視作品的似懂非懂的理解和模仿,或得益于大人們平時有意無意的相關“鼓勵”。正常的性意識發展還沒有足夠的理性讓兒童有如此成熟的行為。因此,它仍然屬于小朋友表達喜歡的范疇。大人所要做的,主要還是讓孩子喜歡人不能強人所難,重要的是要別人喜歡自己。
案例四:
一天午睡時,小豪“啊,嗯”的聲音把老師驚了一跳,老師發現小豪的被子已經被他在翻身時踢掉了,整個肚子露在外面,老師輕輕地走過去幫他蓋被子,猛然發現他把內褲脫到了膝蓋上,“小雞雞”正驕傲地抬著頭呢……起床后,老師把小豪叫了過去,說:“今天老師發現你的內褲脫到膝蓋上了,怎么回事呀?”“舒服,我在家睡覺的時候也是這樣的。”他不以為然地解釋道。
專家點評:兒童的自慰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幼兒園小朋友有時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只是滿足一種舒服和放松的感覺。關鍵的是,不能讓孩子對此感到神秘感和羞辱感。大人的大聲訓斥,譏笑,指責為壞行為等做法,都會造成孩子對此更強的羞辱感、壓力感、好奇心和神秘感。
專家觀點:性模仿≠性早熟
以上案例表面上看個個構成了性早熟的事實。在眾多影視鏡頭的刺激下或許真的有些性意識早萌發,但我總的看法是成人對他們的這些行為過分敏感,并附加了成人的理解。因此,家長或老師對待這類行為不必過分敏感,更不能恐嚇、訓斥,甚至打罵,這樣可能會造成孩子成年后的性恐懼、性冷淡,甚至罪惡感。我之所以認為上述案例中的行為是“非性”的,一是有模仿的因素,因為幼兒有極強的模仿能力,見到什么方便模仿的行為、動作等會不加選擇地去模仿,甚至越是不讓他模仿,就越想模仿,并非荷爾蒙的作用。二是幼兒還沒有建立是非標準,不知道何種行為是,何種行為非,好奇心的驅使就去做。
對上述行為采取怎樣的策略對待呢?
首先,不制造神秘感,避免激發他們更大的好奇去窺探或嘗試。其次,控制兒童不宜的電視節目鏡頭,沒有這樣的刺激,就不會過早地出現這樣的反應。行為主義原理(S—R)告訴我,要想去掉反應R就必須先去掉刺激S。
再次,當發現孩子的不當行為時,鎮定地告訴他們,你不喜歡看到這樣做,喜歡看到怎樣做。成人不能只指出什么是錯的,而不告訴他們什么是對的,這樣不能有效地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
專家建議:
1、不要簡單地把孩子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行為看作是不良的性意識;
2、及早對孩子進行適度的性啟蒙教育,早期性教育有利孩子性生理和心理健康發展。
3、幼稚園性教育以群體生活的友愛交往和認識男女身體器官差異,消除神秘感,形成快樂幸福心理和學會身體性器官安全保護為主要內容;
4、早期性教育應該是發展性的,而不是防范性的;
5、早期性教育家長不要過于關注,要順其自然,在生活中自然進行,貫穿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6、早期性教育要以形成孩子幸福快樂的群體交往觀,讓孩子懂得生命、愛與尊重,學會珍惜自己為主要目的。
育兒別忽視男女孩的10差別
近十年來的很多理論告訴我們,之所以男孩喜歡玩兒槍,女孩喜歡玩兒娃娃,都是成年人和社會在后天加給他們的性別特色,而不是他們的本性。這是真的嗎?其實,只要問問那些既養過男孩、也養過女孩的人,你就會知道他們到底有沒有差別,差別是不是天生的。
案例分享:
我的朋友菜菜就是被很多人羨慕的龍鳳胎媽媽,她說兒女表現出來的差異,是她永遠不可能改變的——她從來不給兒子買玩具槍,但是有一天小伙子居然從家里的柵欄上抽出一根木條作劍,又過了些日子,從某個哥們兒家“借”回一把沖鋒槍。而她的女兒正好相反,小姑娘每天花上很多時間去料理她玩具之間的家務事,對于弟弟那些外出獵奇的行為一點兒都不感興趣。菜菜覺得自己什么都沒做,可是孩子還是按照自己的血液里的東西成長……
男孩和女孩大腦發育的差別,早在胎兒時期就已經開始顯現,并且隨著出生后的生活和學習,進一步向各自的方向進行大踏步前進。
我們認為,雖然父母在教養方式上可能有意識地存在一些差別,比如對女嬰說話更多、更輕柔,和男孩打打鬧鬧得更頻繁。但是很多科學研究表明,男孩女孩的差別在相當程度上由生理基礎決定。通過高科技掃描就可以發現,男孩、女孩的大腦都會有某些部位比對方相應的部位更發達、更忙碌。當寶寶還在媽媽子宮里時,大腦的這些部位就已經開始在激素的影響下發生不同變化。
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天生的性別差異將會對孩子的學習有所影響,并且不斷強化。而反過來,學習的本身也在改變著大腦的機能發育。因為當孩子玩耍和學習的時候,相對應的腦細胞就會更加活躍且隨時更新,而那些不經常使用的部分將會逐漸退化萎縮。
1、語言能力:女孩的句子,會比男孩的來得更早、更長、更復雜
一項研究表明,女性的大腦對于語言會加工得更加縝密。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女孩通常比男孩說話要早,而且表達能力更好。學齡前階段,她們更早說出句子,內容也更長更復雜。進入到小學后,女生在閱讀和寫作上的成績通常也比男生要好。
2、空間思維能力:男孩發育得更好,因此他們的數學成績也會更優秀
男孩大腦中負責空間感知能力的部分,要比女孩發育得好,所以男孩在立體思維上要比女孩更優秀。法國一項針對2歲孩子的對比研究顯示,21%的男孩可以用積木搭出一座橋,而只有8%的女孩可以完成這項任務??臻g思維能力是比較顯著的男女差異之一,它從兒童時代一直到成人階段都有明顯的顯現。在學校里,男孩的數學成績通常比女孩好,特別是在幾何領域。當然,能力和成績不是對等的,數學成績好的男孩固然比女孩多,但成績差的也不少。
3、動作能力:男孩在大運動方面領先,女孩在精細動作上占優
更好的空間感使得男孩在運動能力比女兒更加發達,他們平均會比女孩早3到4個月開始奔跑和跳躍。但是在精細動作的發育上,男孩要比女孩慢,這也是大腦相應部位的差異造成的。所以女孩會更早地被肯定為心靈手巧,畫畫、拉拉鏈、寫字都是她們的強項。
4、玩具偏好:男孩更喜歡機械性和有空間感的玩具,女孩則熱衷于人的問題
好的空間能力還體現在男孩更傾向于玩那些運動性的玩具,比如汽車、球類以及其他的可以穿越空間的玩具。這一點不單在人類身上有所體現,在動物實驗中,公猴子對車類的玩絕表現出強烈的偏好。而女孩恰巧相反,她們喜歡娃娃,盡管在這一點上她們沒有男孩喜歡汽車那樣的單一和專注。可以說,當男孩對機械著迷的時候,女孩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人的身上。
5、情感特征:女孩更復雜,男孩更直接
在女孩的大腦中,負責表達和處理復雜情感(如憂傷和幻想)的區域更發達,相對而言,男孩大腦中對于一些簡單、直接情感(如恐懼和憤怒)的區域更加大。這就是為什么那些讓女孩感覺沮喪的東西,男孩往往卻無動于衷,而他們更容易在爭斗中被激怒。這些大腦結構上的差別還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女孩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別人的情感,她們在三五歲的時候就能夠表現出考慮問題更加周到的特質。相反,男孩表現得更加直接和對抗,他們經常放棄口頭表達而選擇肢體動作來解決問題。但從另一種意義上講,男孩打得多忘得也快,而女孩就比較容易記仇了。
6、游戲方式:男孩在追跑打鬧中獲得快樂,女孩喜歡“婆婆媽媽”的內容
2歲開始,男孩比女孩表現出明顯的身體活動性,他們更愛奔跑、跳躍,做一些需要摸爬滾打的游戲,從來不會安安靜靜地站在某處聊天。不要把男孩子的打斗全部歸結為攻擊性,相反,那些打打鬧鬧的男孩之間關系相當不錯,有時候他們的打斗行為甚至是友誼的一種表現。同樣是玩過家家游戲,女孩子喜歡一些家庭生活的內容,而男孩子則傾向于表現生死毀滅的大題材。男孩喜歡強有力的形象,所以他們會喜歡超人。
7、安全問題:男孩的主動傷害更多,女孩因為最危險所以最安全
因為從小到大都受到嚴格的保護,聽到嚴厲的警告,所以女孩的生活反而相對安全。就在女孩們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時候,男孩們的能量正在極大地發揮。他們非常喜歡危險和高難度所帶來的刺激,所以總會嘗試做出頭朝下滑滑梯,在樓梯上玩兒滑板,乃至翻墻、跨溝之類的危險動作。在她們看來,他們簡直是瘋了。
8、壓力的承受力:男孩是“短跑選手”,女孩的持久性更強
動物實驗告訴我們,短期壓力對于男女所造成的影響正好相反:它會增強男性的記憶力,削減女性的記憶力。因此,男孩在階段性壓力下(比如期末考試)會學得更好。而女性的大腦對于長期壓力的承受力更強,所以當女孩遭遇父母離異等痛苦時,表現出來的適應性也更強。此外,男孩女孩面對失敗時的態度也有很大差別。如果一次考試成績差了,女孩會覺得是自己的能力不行,而男孩通常說是沒有準備充足。
9、聽覺能力:女孩優于男孩
很多基礎研究顯示,女孩的聽力通常強過男孩。這種細微的差別在嬰兒期的聽力篩查中是很難被察覺的,但是等到他們上學以后就會表現得比較明顯了。專家認為,可能是聽力稍弱,使得男孩們在課堂上表現得更加精神渙散。
10、視覺能力:男孩對于運動的物體敏感,女孩則側重在色彩和紋理方面
通過對動物進行的研究顯示,視網膜上的細胞很早就受到性激素的影響,所以男孩和女孩的視覺能力從生命之初就開始不同。還有一些研究表明,男性的視網膜對于運動的物體更加敏感,而女性的視網膜則側重在色彩和紋理方面。因此,女孩子喜歡用明快的色彩畫花和蝴蝶,男孩喜歡用灰暗一些的顏色描摹汽車或太空船。
當我們知道了“他”和“她”的不同,怎么做?
1、男孩和女孩表現出來的差別,不能排除環境因素
作為一個兒科醫生,從男嬰和女嬰各自的發育指標中可以看到很多不同。但是這些不同肯定是被我們的養育方式所強化。所以如果我們不能杜絕那些對性別角色的社會定位,我們就很難研究他們完全本質的不同。因此,我們永遠不可能真正地評定在沒有任何條件和預期的情況下,這種先天差別究竟會發揮多大作用。——兒科醫生
2、請讓女孩面臨挑戰
父母們的處理方式,人為地強化了很多孩子的性別行為差異。比如,當女孩抵觸某項挑戰(比如體育運動)的時候,父母們絕對不會像對男孩的態度那樣去推動她嘗試。而沒有這種推動,女孩們就喪失了那些她們完全有能力完成的挑戰和提高。而我不認為這對女孩而言是件好事。——兒童心理學家
3、請關注男孩的情感
從性別的角度,孩子可分為兩類:男孩和女孩,但是不要忘記,男孩有很多種,女孩也有很多種,而每一種都會有不同的性格和需求。在工作當中,我感覺男孩最缺乏而我們最忽視的兩點是:更多的愛撫和更多的交談。男孩比我們想象得需要更多的身體接觸。當他們還小的時候,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提出要求。但是如果他們長大一些了還想要抱抱,大人們就會覺得不舒服,擔心男孩沒有男孩的樣兒。而在父母的這種態度下,男孩也就漸漸不再提要求了。而當他們試圖在同伴身上表達需求時,又會被大人看成有侵略性而加以制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網友投稿整理編輯發布,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應有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文章、圖片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送到管理郵箱舉報,且提供抄襲的相關證據,一但查實,會在24小時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最新推薦
熱門排行
為什么男同性戀容易患艾滋病 這些不能忽略
對于男同性戀而言,艾滋病一直都是非常嚴峻的一個話題,那么為什么男同性戀比較容易患艾滋病呢?下面就讓我們好好來分析下。男同性戀容易患艾滋
月經期性沖動時能自慰嗎?
問:月經期性沖動時可以自慰嗎?有什么不良的影響嗎?答:經期人的心理狀態和體力需要一個恢復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子宮,卵巢等性生殖器官需要
如何解決青春期性心理問題
有很大的一部分人群都會產生莫名的一種性恐懼,對男性的性沖動,會陷入一種矛盾的心理,有些男子會認為,出現這種情況是同為女性怕羞的緣故
青春期性心理 男孩喜歡你有哪些表現
青春期性心理,男孩喜歡女孩時表現心理如下:對你說的話題很感興趣如果她喜歡你,她會對你說的話題很感興趣,可能你說的只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
揭秘少女青春期性心理叛逆的根源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的青春期性心理都是有些叛逆的,可是我們卻并沒有深入的了解這種叛逆的根源。只有了解了他們叛逆的根源,我們才能夠對癥下
讓孩子遠離媽媽的乳房
孩子們接觸到的第一個是媽媽的乳房,但是隨著孩子們的長大,爸爸媽媽卻發現孩子依戀乳房,這時你們不要緊張也不要采取任何強制措施,要注意留
怎么控制手淫 方法是什么
手淫能很好的釋放對性的需求,但經常手淫會危害健康,需要進行控制次數。那么,怎么控制手淫?一、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尋找另一個出口填滿你的
青春性教育:密談青春期男女性愛行為的危害
青春性教育:密談青春期男女性愛行為的危害少女的性行為往往與早戀有關。少男少女往來頻繁,異性相處,免不了會發生性的欲念。甚至有的天真少
四種女人不能吃避孕藥 血液病很可怕
避孕藥雖然效果好,但不是所有女人都可以吃的,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下哪些女人是不能吃避孕藥的。哪些女人不能使用避孕藥1、血液病及內
女性補陽氣首選 泡腳曬太陽
女性冬季手腳冰涼,臉色差、腸胃弱,月經不調、宮寒痛經,不愛說話,總是覺得睡不醒……都是陽氣不足的表現。陽氣不足自然就要養陽,但是陽氣
相關評論